您现在的位置是:古灵精探3 > 休闲
青山绿水人文景 合肥岭上好风光
古灵精探32025-05-29 04:32:55【休闲】9人已围观
简介○八斗岭○曹植衣冠冢相传2000多年前,“铸剑之父”欧冶子夜临湖边,见北斗七星倒映湖水之中,萌生铸造七星宝剑的灵感。七星湖水面约35000平方米,三面环山,清澈的湖水中,山峦、云朵倒映其中。山清水秀,
○八斗岭
○曹植衣冠冢
相传2000多年前,青山“铸剑之父”欧冶子夜临湖边,绿水见北斗七星倒映湖水之中,人文萌生铸造七星宝剑的景合灵感。七星湖水面约35000平方米,肥岭风光三面环山,上好清澈的青山湖水中,山峦、绿水云朵倒映其中。人文山清水秀,景合松林茂密,肥岭风光小溪潺潺,上好负氧离子含量极高,青山被誉之为“十里画廊、绿水天然氧舱”。人文
景区内有一凤凰台,台上有一凤凰石,据传:古时有一只凤凰来此,在一石台的石头小憩,正好被一位在场基上扬稻的村民看见。出于好奇,那个村民便蹑手蹑脚地向石头靠近,准备捉拿凤凰。就在快要得手的时候,凤凰发现了情况,振翅欲飞。村民见状,顺手把手上的木锨向凤凰掷去。结果还是慢了半步,凤凰展翅高飞,木锨深深地插进石缝里。村民懊恼地把木锨拔下,木锨在石头上的凹痕清晰可辨。凤凰石成了栖凤谷的景点之一。
冶父山森林公园·栖凤谷,是集文化、宗教、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等为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区,是环巢湖休闲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栖凤岭下有一依山而建的村落,村以岭名为“栖凤岭村”。因位处通往巢湖、无为之要道,来往行人、客商多于此村休憩,随之茶肆、饭铺,继而酒馆兴起,栖凤岭村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市集。清光绪年间置栖凤岭镇,列全县32镇之一。据地方艺文杂记载:此镇始建于唐,兴于宋,衰落于明末清初战乱之中。民国29年(1940年)置栖凤乡,隶属白山区;下辖冶山、栖凤、三十铺、明塘等11保,乡公所驻地栖凤岭,有筒子街长百余米,沿街有商铺40余家。民国35年(1946年),乡镇缩编,原栖凤乡与安华乡合并为安凤乡,乡公所迁址大魏岗,栖凤岭街逐渐萧条。
新中国成立之初,栖凤岭境域隶属石山乡。1958年,成立石山公社,首置凤岭大队;1984年更名为石山乡凤岭村委会,隶属盛桥区。1992年撤区并乡,原盛桥区石山、田埠、魏岗三乡合并,置县直属石山乡。
1999年冶山乡成建制改为冶父山镇。2003年,凤岭村与长龙村、卓山村合并,组建栖凤岭村民委员会。2005年7月,撤销石山乡,并入冶父山镇,栖凤岭村民委员会隶属冶父山镇。
八斗岭:才高八斗 岭上绿洲
“怅别白马王,东阿喟身后。斯人只四十,旷世谁八斗。才名是处重,辟地争培娄。不见洛川神,衰湍泻林薮。”这首由清代合肥文人李孚青所作的古诗《八斗岭》,诗中“八斗”所赞之人便是七步作诗的曹植。说起曹植,他和合肥有着不解之缘,肥东的八斗镇(八斗岭)就是因为他而得名的。
据传,三国时曹植(字子建)文采卓著,遭其兄曹丕妒忌,丕令植十步内完诗,植竟七步内成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闻植诗句颇受教益,感动之余,悻悻然拂袖而去,颔首叹服!南朝谢灵运评价曹植时称赞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当年曹操率兵伐吴,带领曹丕、曹植驻扎在八斗岭。八斗地区原来有个鱼山因曹植的“才高八斗”盛名而改名八斗岭,后来这里建制设镇,就叫八斗镇。
话说当时曹丕负责冲锋陷阵,曹植负责发展生产、安抚民生,因而,当地百姓对曹植感恩戴德,世世代代没有忘记。至今,在八斗镇街上还有曹植为当地群众抗旱救灾而打造的三步两眼井、砚台塘等。在八斗中学西南方向,曹植高大的衣冠冢及墓碑巍然竖立,每年都有不少人前去凭吊哀思。而不远处的洛神庙更是长年香火不断。
据有关史料记载,曹植曾经三顾八斗,民间流传着风流倜傥的曹植与当地美女谢芙一波三折的凄美爱情故事,并道出曹植后两次来八斗岭其实是为爱情而来。然而自古多情才子多落难,曹植最终因曹丕的干预没有能得到爱情,郁郁寡欢英年早逝。相传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思念谢芙而作的。
“才高八斗”的人爱吃“才高八斗”的菜。据说曹操一行驻兵在八斗岭时爱吃当地的豆腐,曹操和曹丕都喜欢吃豆腐炖肉,但曹植不一样,他只喜欢吃白菜炖豆腐。后来因为曹植被称为“才高八斗”,而他最喜爱的“白菜豆腐”也被命名为“才高八斗”。另外,当地“才与菜”“白与八”“豆与斗”发音差不多,根据谐音,“白菜豆腐”也暗合了“才高八斗”。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秦鸣 通讯员 杨钧 汪德生 高岳山
(除署名图片外,其余均为资料图)
很赞哦!(33)
上一篇: “中国好人”廉月富:让每朵花儿一路向阳
下一篇: 铜陵市:奉献互助,“志愿红”闪耀防汛一线